前國足隊員徐亮通過視頻表達強烈不滿,指出國內聯賽選手的報酬僅為日韓聯賽選手的三成。他反問:如果繼續壓縮,還有誰願意從事這項運動?這屬於青春職業,三十歲左右就接近生涯末期,後半生如何規劃?作為家長,您會讓孩子選擇踢球嗎?薪酬不能太低,您了解運動員所承受的艱辛、付出的努力和流出的汗水嗎?他的這些話引起了廣泛討論。
中國足球的薪酬演變過程充滿曲折。2019年歲末,足協首次實施薪酬管控措施,明確國內球員稅前年收入的上限為千萬人民幣,國家隊隊員的薪酬可在此基礎上增加兩成。不過,市場過熱的情況並未得到有效遏製。2021年開春,足協進一步強化了調控政策,本土球員的最高收入被削減為稅前五百萬,原先國家隊隊員的特殊待遇也被取消,同時,外援的薪資標準也從稅後三百萬歐元調整為稅前三百萬歐元。第三次減薪力度極大,2022年,隨著國足輸給越南引發軒然大波,國內球員的基本工資降至300萬,減去稅費後,到手錢數大約是160萬到170萬,國外球員更是遭到大幅削減,個人收入被限定在稅前200萬歐元,整個隊伍所有外援的年收入總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。三年的時間裏,中超的最高薪水從千萬水準跌落,僅相當於鼎盛時期的不到三分之一。足協揮動降薪大刀的背後,是俱樂部普遍負債的殘酷現實。
當前國家隊狀態不佳。2025年3月25日,杭州奧體中心聚集了70588名觀眾,注視著中國男足與澳大利亞的較量。比賽期間,門將王大雷出現了一次關鍵失誤,致使中國隊再丟一球。最終,國足以0比2的比分輸掉了比賽,這個結果讓球隊繼續在小組中排名最後,完全喪失了直接晉級世界杯的機會。接下來6月5日,中國隊在雅加達以0比1負於印尼隊,從而提前一輪被淘汰,這是他們第六次未能成功晉級世界杯。比賽結束後數據顯示,印尼隊首發有7名外籍球員,其實力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弱旅。球迷們感到沮喪,開始質疑球員的待遇,“輸掉越南又輸泰國,若再不減少開支就會輸給老撾”的段子在網上迅速傳播。當前情形下,徐亮直播間關於保障薪資的表態,立刻點燃了早已醞釀的公眾情緒導火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