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足球次級聯賽外援的生存困局再次成為焦點。
重慶銅昂龍外援萊昂納多打入第百個聯賽進球,引發球迷思考:這種專門為中甲設計的外援球員,能否在更高水平的聯賽中立足?隨著聯賽資金熱潮退去,真正符合中國足球環境的外援選擇標準正在逐步形成。
萊昂納多的職業生涯堪稱中甲外援的最佳範例。他先是在J聯賽踢球,後來來到中國第三級別聯賽,在成都蓉城效力期間,一個賽季就打入了26個進球,幫助球隊成功升入中超聯賽。不過,當球隊升級到頂級聯賽後,這位有功之臣卻沒能得到新合同。現在,他在重慶隊再次展現出出色的進球能力,但俱樂部同樣在升超之後遇到了艱難的決策難題。上海海港的這位外援在中超賽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,與前輩萊昂納多形成鮮明對比,兩代球員的職業生涯發展軌跡差異巨大,這揭示了中國足球聯賽發展不均衡的問題——中甲和中超之間的實力差距,比單純的積分排名要嚴重得多。
中甲賽場的技術支持者常常無法突破聯賽的界限。以前石家莊永昌的馬修斯,還有浙江隊的迪諾,這些中甲的得分手升入更高等級聯賽後,場均進球數銳減了百分之四十到六十。上賽季中乙的射手王奧格布加入中超武漢隊,卻連續十五場比賽沒有進球,這個結果更加凸顯了不同聯賽之間競爭的巨大差距。根據職業足球大數據平台的數據分析,中甲外援在中超的留存情況不理想,比例低於百分之二十八,而且大部分球員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就會被更換。
重慶銅昂龍正麵臨一個關鍵抉擇,這關乎俱樂部未來的發展方向,並非單純的合同續簽事宜。南通支雲因留用中甲隊伍參加衝超而最終降級,這一事件提供了深刻教訓,值得參考。成都蓉城在升級後選擇徹底更換外援,采取了激進的策略,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案例。體育經濟學家分析,對於尋求衝超的球隊,外援的投入效益呈現出U形變化趨勢。如果選擇完全保留中甲時期的陣容,需要額外支付高達80%的薪資才能維持隊伍的競爭力。相對而言,如果決定全麵更換外援,那麽新球員之間的磨合成本可能會在整個賽季中消耗掉所有資源。青島海牛的某種平衡做法或許可以參考,那就是留下一名到兩名關鍵的外籍球員,同時引進一些在中超聯賽有過比賽經曆的後援。
中國足球必須重新評估外援的實際意義。昔日的天價外援已逐漸淡出,而那些能夠適應不同聯賽環境,並致力於中國足球發展的實用型選手正逐漸增多。像萊昂納多這樣的球員,其價值不應被輕易的"聯賽層級論"所否定,畢竟那些在中甲聯賽連續三年高效表現的外援,其職業精神與戰術融合能力本身就是難得的財富。升入頂級聯賽後,對有貢獻的外籍球員給予半年的觀察期,擬定與中超聯賽表現相關的可變合同條件JRS直播網,這種做法或許比直接終止合作更利於長遠發展。
說到底,中甲老將能否征戰中超,最終要看賽場上的實際發揮,不能憑空想象。想當年延邊隊的斯蒂夫不也是從那個聯賽中脫穎而出的?他在中超一個賽季打入18球的優異戰績,足以駁斥那些"聯賽存在偏見"的論調。俱樂部如果真的有升入更高級別聯賽的打算,就應該提前做好兩手規劃,既不能過分依賴中甲的支援力量,也要體恤為球隊立下汗馬功勞的隊員。歸根結底,足球領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,但用心經營球團的團隊總會摸索出最合適的路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