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足球在歸化道路上又有了新動作。近日,越南聯賽球隊體工俱樂部宣布簽下4名新援,其中3人是來自歐洲的越南裔小將。這一操作不僅是俱樂部補強陣容的舉措,也可能是越南國家隊在歸化戰略上的一次全新嚐試。
第一個細節,這3名越南裔球員全部在歐美成長,青訓背景硬核。達米安-武清安2003年出生,父親是越南人、母親是波蘭人,16歲就在波蘭職業聯賽亮相,司職中場;凱爾-科隆納身高1米88,擁有越南、美國和意大利血統,司職中衛,曾效力河內俱樂部;楊清鬆則出生於1999年,是一名攻擊手,父母均為越南人,他在捷克成長並接受足球訓練。這樣的履曆意味著他們不僅擁有越南血統,還帶來了歐洲足球的比賽節奏和技戰術素養。
第二個,越南此舉很可能是在參考印尼等隊的歸化成功模式。近年來,印尼通過引進荷蘭、比利時等地的印尼裔球員,迅速提升了國家隊的實力和競爭力。越南過去主要依賴本土青訓,但亞洲賽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引進在歐洲培養的越南裔球員,可以在短時間內補足身體對抗和比賽節奏上的短板,對他們衝擊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乃至亞洲杯成績,都會是加分項。
第三個,這對國足來說是個警示。如果國足在水平提升上繼續原地踏步,未來所謂的“亞洲弱旅”可能會越來越少。越南已經能在世界杯預選賽中製造威脅,若再加入多名擁有歐洲青訓背景的歸化球員,他們的整體實力和技戰術執行力隻會更強。到時候,國足在麵對東南亞球隊時,難度隻會更大,不可能再有“穩拿三分”的心理預期。
當然,也有不同聲音認為,這種“簽回國內聯賽”的歸化上限有限。畢竟,一旦這些球員長期留在越南踢球,他們能接觸到的比賽強度和訓練環境還是比歐洲差一個層次。真正令人擔心的,是那些繼續在歐洲一線或高水平聯賽踢球的越南裔球員,一旦他們選擇代表越南國家隊,實力差距就會被直接拉近。